时间:2022-12-13 15:20:54 | 浏览:1048
或许现在的很多人会认为占卜是从易经开始的,换句话说,占卜就是易经。
有着这种观点的,显然是对殷商以前的中华历史不太了解。事实上,在大衍筮法开始出现于殷周之时,古老的占卜术依然存在,乃至存在了几千年,甚至要追溯到传说中的伏羲氏,而这位伟大的伏羲氏,距今大约有四五万年了。
那么古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时,也和今天的我们一样,会面临很多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今天,解决这些问题无疑有更多的手段,但在那个茹毛饮血尚未完开化的氏族、部落时代,他们能有什么手段来解决现实问题?
如果用时光穿越器把我抛到那个时代,面对一片陌生的环境,对我有利的条件几乎都没有,我恐怕除了恐惧就是迷茫,乃至束手无策,什么都干不了。
但古人没有,他们也会迷茫,也会恐惧,比如他们不知受什么启发认为“年”是一个不好的东西,他们凭什么这样认为?反正他们采取了行动,既然是不好的东西,我们就应该避开他,或者把他赶走。
这种唯心加唯物的观念在古人的思想中时常会矛盾的存在着。首先古人从心里认为这个是坏的,这是唯心,然后便采取了他们认为有效的行动,这是唯物,他们居然能在转眼之间将一对矛盾体处理得非常和谐。
既然认为吉,我们就要接受他。
既然认为凶,我们就要避开他。
这和后来的易经观点不谋而合,“易本来就是告诉人们如何趋吉避凶,否则圣人作易何用。”
在“年”这个不利的问题上,古人是怎么做的,我们都知道了,并且也在沿用这种行为,那就是过年,用敲锣打鼓、放鞭炮、挂桃符的方式去旧迎新。
由于古人缺乏相应的科学手段。他们在现实环境中所能采取的预知吉凶祸福的方式,在今天看来,就让人觉得不但费解,而且近乎迷信了。
比如古人观察天象,见到彗星就认为不吉。日食、月食就认为天狗吞月、吞日,大凶……,这就是古代的星占术,这种星占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有着非常生动的描述,还有声占,比如雷电之声,仅仅雷电可能还不足以让古人产生凶的念头,但无云而雷这种反常现象则会让古人直觉做出大凶的判断,且对此无能为力。
彗星,又称扫把星
鸦啼鹊噪并立枝头谈祸福,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这是古代文人作的一首对联。但在殷商之前,鸦鹊、燕雁却是用来占断吉凶的,这就是鸟占。比如乌鸦的叫声,恐怕真没人喜欢,嘶哑而凄厉,经常在坟地或某个旮旯里放开喉咙嚎叫,一副你欠了他几百万两银子似的。就是现代人听了也觉得晦气。喜鹊就不一样了,他的声音像音乐一样优美,且长得较为标致,让人听着舒服极了,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应该是交好运了。
而燕与雁这样的正常迁徙并不意味着吉凶,而是提醒人们气候变了,农作物该收的收,该种的种。
还有气占,就是望气之术,观察天上的云霞星月之气,如黑气凶,红光吉之类。“岁星汉帝尊方朔”里的东方朔就是望气的高手。
以上这些占卜术都是本着自然界里的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现象而作出来的一种行为。这种吉凶几乎被所有人认为是确定的,但改变这种吉凶方式,却不是谁都可以胜任的。往往这种能够获得以某种方式来改变吉凶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当时最有声望并受大家拥护的地位较高的部落首领,及担任较高官职以及记录历史的史官。
他们所采取的趋吉避凶的方式,在今天看来,就明显带有巫术的意味。巫术作为一种行为活动方式,其原始目的无非就是趋吉避凶,满足当时的这个群体的愿望。
这些行为方式一代一代演变下来,就成了一道特有的历史风景,一道神秘莫测的巫术文化。
不要以为巫术贴上文化的标签,就以为巫术很文明,很温和,这样想就大错而特错了。
一般来说,因为巫术活动开始之前,要敬神,怎么样才能表达人们对神明的崇拜与尊敬呢?先民们的做法是杀鸡宰羊、牛来祭祀,甚至疯狂的时候,还有焚人以祭。他们希望这样做能感动苍天,感动神明,降福于己。
在追求吉凶真相的道路上,巫术也在不断的前进,那些掌握巫术行使权的大能们似乎感觉到了,仅仅凭着自然界的种种异象来占断吉凶,似乎有些被动了。
于是这些一代又一代的巫术大能们开始了自己动手,自占吉凶,发明了一个又一个人为开发出来的占断吉凶的硬件。诸多硬件中有一种被使用最广,年代最久,从殷商之时直到战国之前,到了大衍筮法完全成熟之后才终于完成历史的使命,幸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这个占卜术就是被后世考古学家所津津乐道的甲骨占卜术。甲即龟甲,骨为牛骨,只用此两种。因取牛骨成本无疑过高,并不常用,龟甲成本低且便于操作,成为第二代占卜主要工具。甲骨之所以不幸成为古人的占卜工具,主要是因为古人认为龟、牛乃天赐神物,古人迷信,认为龟长寿且有灵气,龟的超级顽强生命力使常常处于恶劣环境中的远古先民们深感惊羡。由于企望人自身长命百岁,而不得不心甘情愿的拜倒在灵龟的脚下,这种远古先民崇龟的文化心态,在汉朝司马迁的史记《龟策列传》中也有一些详细的记载:“神龟处于江水中,庐江郡常岁时生龟长尺二寸二十枚输太卜官,太卜官因以吉日剔取其腹下之甲,龟千岁内满尺二寸。王者发军行将,必钻龟庙堂之上,以决吉凶。今高庙中有龟室,藏内以为神宝。”
甲骨占卜术
司马迁同志记录这段文字的时代距真正龟卜的远古时代已经很远了,至少千年开外,所记录的自然与远古龟卜的真相相差着一定的距离。但不管怎样,远古先民们以龟为神宝,认为龟能行气导引、长生不老,充满了其他动物所不具有的神灵之性。选择龟甲作为占卜工具,实乃必然(九十年代流行的神龟股气功法,亦从侧面反映了人类对龟的惊羡)。
至于牛,当然说不上高寿动物,但古人却钦佩牛的充沛精力,蛮劲与温驯的性格,用作占卜工具,就是因为古人企望它更能显示占卜的力量。无论龟甲还是牛骨,在先民看来都具有“天启”的神性,可以更好地显示占卜吉凶,以及增加巫术的权威性。那么古代先民们是怎样从甲骨中得出所要占卜的吉凶信息呢?“卜”是一个形声字,既像甲骨经过烧烤而形成的裂纹,其读音又像甲骨爆裂时发出的声响。裂纹的空间存在与声音的时间流程就成为占卜的前兆,古人根据甲骨裂纹的位置、大小、多少、深浅、长短、曲直、宽窄及空间走向等因素。以及爆裂声响的强弱等因素来判断人事物的吉凶。“神兆机于动”,龟卜的兆像是千变万化的。而殷商先民又几乎无事不卜,小到狩猎,大到战争。这种占卜符号与占卜目的之间的对应。蕴藏着兆象极其丰富多变的巫术文化内容。
据唐代明星孔颖达同志的《尚书.洪范》记录:“卜兆有五:曰雨兆,如雨下也,曰霁兆,如雨止也。曰雺兆,气蒙暗也,曰驿兆,气断续不相贯也。以上五者,灼龟为兆,其璺拆形状有五,是卜兆之常法也。”
作为巫术文化的一种,甲骨占卜术有着一整套相当完善的操作仪式。以龟卜为例,占卜开始,求占者需要向实施占卜的大能详细述说占卜的内容与目的,或是大能自己默想此次占卜的内容与目的,史称“命龟”(述命)。
接着便择龟、杀龟,对龟甲进行人工改造,再将龟甲进行烧灼,钻凿,称为“灼钻”,进而观测与解说兆象,也即是由大能破译兆象的卜义“密码”,判断其吉凶,最后还要将卜辞刻在龟甲上,以便验证,也为的是增加卜甲的神圣因素。
这种龟卜体现出来的文化智慧,既是理性又是非理性的。自古龟就被尊为神物,远古先民不敢也根本不愿动其一根毫毛。其虔诚之心当可想而知。想来当初杀龟的时候,他们的内心也是极其矛盾与痛苦万分的。
但是,龟既为“神物”,又是先民们心目中最理想的占卜工具。但作为占卜工具。捉龟、择龟,杀鬼就在所难免。作为史官界的超级明星司马迁同志有着身临其境的详细描写:“元王得龟大悦而喜,于是元王向日而谢,再拜而受。择日斋戒,甲乙最良。乃刑白雉,及骊羊,以血灌龟,于坛中央,以刀剥之,身全不伤。脯酒礼之,横其腹肠”。这大意是说杀龟取甲要择定黄道吉日,因为龟乃天赠,所以要向天礼拜,要杀鸡宰羊,斋戒沐浴,隆重祭祀之后,方可进入占卜的程序。 为了增加龟甲的灵力,“命龟”时还要念咒以献媚取悦于神灵,“卜先以造灼钻,钻中已,又灼龟首,各三,又复灼所钻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各三。即以造三周龟”,祝曰:“假之玉灵夫子,夫子玉灵,荆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于天,下行于渊,诸灵数箣,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贞。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发乡我身长大,首足收人皆土偶……”。
灵龟卜祝曰:“假之灵龟,五巫五灵,不如神龟之灵,知人死,知人生”。
这大意是说,灼钻前须征得神龟的“同意”,有一套严格的仪式规矩,不可造次乱来。“神龟知人死,知人生,为天下最灵”,无非是人类向神龟表达发自内心的崇拜与虔诚,整个龟卜过程无疑披上了一道巫术文化的神秘面纱。
即使周朝大衍筮法出现以后,龟卜依然存在着,带有巫术色彩的占卜之术与相对客观的易经筮占之法居然和谐共处了数百年,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实际上即使在汉唐以后,六爻占卜与五行占卜渐趋成熟之后,巫术文化的现象一直存在着,即使是科学文明发达的今天,巫术文化也一直未能绝迹。甲骨占卜由于特殊及不合时宜的原因,早已为人们所抛弃,但带有巫术占卜因素的一些仪式依旧传到了今天,甚至二百年前的某个不经意的行为带来吉利的事件,却庄重地成为了今天几乎每天都在无数次上演的仪式。
这就是剪彩,一个极具巫术色彩的文化仪式。
剪彩是怎么来的呢?1912年,美国圣安东尼奥有一家大商店将要开张,老板为了讨个开市大吉的好意头,就按照当地的巫术风俗,清晨早早地打开店门,在门前横系一条红色的布带,不料开市前,老板的一个女儿,时年十岁,童心好玩,从店里匆匆跑出来,无意中碰断了这条红布带,于是久候在门外的顾客以为该商店正式开张营业了,便蜂拥而入,竟然从此天天生意兴隆。由此人们便认为门前系一红布带并且将其碰断是一个好兆头,由此发展为今天的剪彩仪式,全世界竞相效仿,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剪彩
作为带有迷信色彩的巫术,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但作为曾经风行几千年的巫术文化,对它有所了解,也似乎没有什么坏处。
《周易·系辞上》中论述古易揲蓍草取卦时提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
旧时,人们丢失东西找不到时,经常就会去问算卦先生,看自己的东西能找到不,啥时候能找到。而算卦先生掐指一算,就会说:这东西丢在某个方向了,或被什么人拿走了,或东西大概在什么地方,…… 神奇的是,这些说法还很靠谱,找到后的失物,可以验证这些说法
有关《易经》基础博雅已经发表了二十篇文章,详细讲解了易经的基础理论。大家知道,易经分易理和象数,在今后的日子里,博雅将分别作一介绍。由于易经易理比较枯燥,博雅先来介绍易经象数的占卜术。易经其实就是一本占卜的书,在古代,需要极其有智慧的占卜师
今天博雅来谈谈易经占卜的另一种方法抽签及鸟占。因为抽签和鸟占有一些相似,所以把它们合在一起讲了。一、抽签抽签和其他易经占卜一样,是为了判断问事吉凶、祸福的一种比较通俗预测方式。而判断吉凶的依据是所得到其中第几签的签诗和其签诗的典故内容。抽签
用蓍草来布卦,通过三演十八变才得到一卦,不但浪费时间,还不易掌握。后来人们化繁为简,以摇掷铜钱代替了蓍草布卦,产生了金钱起卦法。金钱卦的占卜方法:一、钱币要求最好是用三枚铜钱(古币),如乾隆通宝等。如没有铜钱也可用现在的硬币代替也行。不管是
在中国不同历史时代,运用易经进行占筮之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需要指出的是,因为龟卜之法,唐朝之后可能因为失传而不见人运用了,所以此文不提。 伏羲时代,主要关注于考察易象(比如:乾卦有天、君、父、金、玉等含义,这些含义就称为乾卦的卦象),这个时
或许现在的很多人会认为占卜是从易经开始的,换句话说,占卜就是易经。有着这种观点的,显然是对殷商以前的中华历史不太了解。事实上,在大衍筮法开始出现于殷周之时,古老的占卜术依然存在,乃至存在了几千年,甚至要追溯到传说中的伏羲氏,而这位伟大的伏羲
今天博雅要和大家谈谈易经占卜的一个重要分支——梅花易数,这也是博雅最喜欢用的预测方法。梅花易数是北宋邵雍所创建的。传说一次他在花园里散步,听到梅树上鸟雀鸣叫,循声掐指而悟,因而创立了“梅花易数”。梅花易数的基本理论都是由《易经》六十四卦推演
今天博雅来向大家介绍的是易经占卜中一门深奥的学问,那就是奇门遁甲。首先要说明的是,博雅自己并不精通奇门遁甲,虽然也学了一段时间,但感觉比较难,后来就放弃了。今天只是向大家介绍这门学问而已。奇门遁甲此术原为古代军师辅佐君王,应用於行兵作战,乃
《周易》中关于大衍之数的描述,原文是这样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
我在玩占的时候很注意自己所要问的问题,应该方便《周易》给出答案。实例:一个江苏朋友问:儿子考研刚过分数线,选了三所学校,一所是广西某大学,一所是山东某大学,一所是上海某大学,选哪个学校机会大呢?如果直接这样问占,很难得到明确的答案,我于是这
《易经》在占卜上的方法有多种,今天讲一讲几种常用的方法。首先来看金钱卦,何为金钱卦?就是用三个铜钱占卜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从焦京易这个易经系统来的。如果没有铜钱也可以用三个硬币代替,可以将任意一面当阳面或阴面,将三个钱乱摇一阵丢下来,然后记好
古人占卜方法很多,有龟占、蓍占、星占、梦占;蓍草称霸千年,如今几乎绝迹;筹策取代蓍草,成为现代人占筮的首选工具。01 古人从何时学会占卜?人类占卜的行为出现得非常早。以《易经》的由来为例,伏羲氏(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统治天下时,抬头观看天体现
▶ 易经占卜的基本概念丢三枚硬币一共四种情况对应的四象丢一枚铜板,正面代表3,反面代表2,连续丢三枚铜板加在一起会有四种情况:六、七、八、九。阳是向上增长的力量:少阳到老阳对应七到九;阴是向下收缩的力量:少阴到老阴对应八到六。所以这次是我们
《易经》可以占卜,众所周知,但具体该怎么占,各种说法不一,《易传》的记载的方法是: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就是这段简单的文字,几千年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